(文章自河北中医肝病医院微信公众号)
“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所谓的乙肝三部曲如同沉甸甸的石头压在心上,如同紧箍在身上打不破的魔咒困扰着数以千万计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随着医学科技进步,治疗乙肝、部分病人达到乙肝临床治愈不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梦想,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阴转,乙肝临床治愈,回归正常社会生活指日可待。
什么是乙肝临床治愈呢,我们先来看权威文献:2015年版中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提出慢乙肝临床治愈的概念,停止治疗后持续的病毒学应答,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 HBsAg) 消失,并伴有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 ALT) 复常和肝脏组织学的改善。2019年《慢性乙型肝炎临床治愈(功能性治愈)专家共识》进一步完善更新为:完成有限疗程治疗后,血清HBsAg和 HBVDNA持续检测不到、HBeAg阴转、伴或不伴HBsAg血清学转换,肝脏炎症缓解和组织病理学改善,终末期肝病发生率显著降低,是目前国内外最新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推荐的理想治疗目标。
我们用容易理解的语言来解读一下。慢乙肝患者经过规范的抗乙肝病毒药物治疗48周至96周(接近一年至两年)达到乙肝病毒定量降低至最低检测值以下、乙肝病毒e抗原阴转、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阴转,产生或不产生乙肝病毒表面抗体(如果产生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意味着疗效更好,更理想),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正常,病情长期稳定或改善,明显降低肝硬化、肝癌发生率,进一步提升患者生存质量,停药后至少24周仍然维持不变。其最显著的标志是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持续阴转。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阴转意义重大,既反应体内乙肝病毒复制情况更和肝硬化肝癌是否发生密切相关,直接影响患者社会生活正常与否,消除患者对长远病情发展的忧虑。其具体详细信息我们在下一篇文章《为什么要追求乙肝临床治愈》中讨论。
发布于:河北省诚利和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